中国偏偏不让出港口, 19国军队堵门, 导弹已经抬头, 倒逼中方让步

  • 2025-08-03 05:09:05
  • 171

全球投资咨询机构EY发布的《2025全球基础设施与地缘安全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港口相关投资在2024年同比增长18.7%。同期,针对澳大利亚北部港口的国际军事动态被列为亚太地区最需关注的安全事件之一。

今年7月,澳大利亚北部海域上空,19国联合军演拉开帷幕,3.5万士兵集结,堤丰导弹系统已经完成实弹部署,发射架角度直指北方。达尔文港风暴,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地缘新博弈的前沿阵地。

一达尔文港的命运转折与中方经营轨迹

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以5.06亿澳元获得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99年运营权。当时港口经营状况极为低迷,澳方多次尝试寻找买家未果。

岚桥集团入驻后,针对码头设施进行系统化升级,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自动化装卸设备。五年内,港口年吞吐量由不足1000万吨提升至近6000万吨,区域物流效率跃升。

2022年,澳大利亚政府追加15亿美元投资,配套扩建泊位和仓储能力。岚桥集团随后发布20年扩建计划,目标打造南半球最现代化的深水港。

数据统计,目前达尔文港七成出口货物来自中国,九成货物目的地为东亚。港口成为澳大利亚北部经济的重要引擎,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间接拉动相关产业新增就业约1万人。

港口吞吐货种覆盖矿产、粮食、冷链农产品、机械设备等。澳大利亚北部经济结构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贸易依存度向亚洲倾斜。

港口管理权移交期间,澳政府与岚桥集团签署明确法律协议,运营、投资、收益分配、港口安全管理等均有白纸黑字约定。澳方曾先后对岚桥集团进行三轮背景审查,最终认定交易过程合规,未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美澳战略转向与安全指控

达尔文港崛起带动北部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地缘安全格局的变化。作为距离亚洲最近的深水港,达尔文港地理位置特殊。二战期间,港口曾遭遇日本空袭,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唯一遭受敌军空袭的地段。战后,美军将其纳入太平洋防线,港区成为美澳联合演训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美国太平洋舰队多次以达尔文港为补给中转站。美军在港区长期驻扎约2000名官兵,承担区域军用物资押运、装备维护等任务。澳大利亚逐步将达尔文港列入国家安全核心资产,政府部门每年递增港口安全与基础设施预算。

随着中国企业盘活港口并持续获利,澳大利亚国内对达尔文港“落入外国手中”情绪升温。澳媒多次刊发社论,质疑中国企业“可能借港口监控美澳军事动向”,澳政府高层也频繁表态“将加强对外资港口安全监管”。

自2020年以来,澳方共发起五轮针对岚桥集团的安全合规核查,调查报告均未发现实质证据。澳大利亚反对党及部分议员要求政府“收回港口管理权”,将港口置于国家直接管控之下。澳方态度反复,致使中资在澳大利亚投资环境不稳定风险加剧。

护身军刀2025军演:19国合围亚太节点

7月,“护身军刀2025”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正式开启。军演由美国、澳大利亚主导,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法国等19国参演,兵力总规模突破3.5万人。

美军新近部署的堤丰导弹系统首次出现在达尔文附近,射程覆盖3000公里,雷达与打击能力辐射南海、台海、东南沿海主要城市。演习科目包括两栖登陆、远程打击、联合防空、信息作战、多国海上补给等。

荷兰国防总司令艾谢尔海姆公开表示,当前中国是印太最大安全威胁,西方必须以美国为中心,联合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亚太国家共同应对。演习期间,来自欧洲的荷兰、法国等国部队“打卡”达尔文港周边,提升太平洋存在感。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称,“演习意在提升多国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印太海上交通线安全畅通”。多国军演不仅是军事层面的联动,也是对区域安全格局的“信息战”与“威慑战”。

达尔文港在中国企业接手后,成为澳大利亚政界和媒体反复争议的热点。澳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多次对岚桥集团施加额外合规审查压力,2021年、2023年港口均被列入澳大利亚外资审查清单。

澳大利亚国会曾传唤岚桥高管,要求说明港口信息安全、军民分离等细节。尽管所有调查结果均未发现违规证据,澳政府仍然不放松对港口的“安全警戒”。

阿尔巴尼斯总理2025年初访华期间,公开肯定中国企业为澳北部经济带来的贡献,但回国后在美方压力下默许甚至推动军事演习。澳方政策反复,港口议题逐渐从经济合作转变为地缘政治筹码。澳洲国内反华情绪高涨,“安全审查”成为政治操作与对华政策博弈的工具。

五、军演威慑升级,导弹指向北方

“护身军刀2025”军演期间,美军堤丰导弹系统首次实弹部署于达尔文附近。导弹发射架调整至正北方,射程涵盖中国东南沿海、南海关键水域。

美军代表团在演习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澳将共同确保印太航道畅通无阻,坚决反制任何破坏现状的势力。”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官兵高调参与,欧洲国家派遣联合舰队巡航澳北部水域。

军演现场,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表示,澳方“高度重视与美国以及盟友的军事协作,达尔文港在区域安全战略中地位不可替代。”演习期间,澳媒多次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指责中方通过港口影响澳国家安全。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部分国家不远万里到南半球炫耀武力,扰乱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尊重澳大利亚法律和国际契约精神。面对外部压力,中国不会主动制造冲突,但在涉及核心利益时,绝不会退让。

港口争端与多边应对机制

中国在回应达尔文港争端中,已将法律维权、经济反制与外交磋商三管齐下。中澳之间通过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际仲裁渠道、WTO申诉等方式,锁定港口经营合法地位。中国商务部多次表态,“澳方必须履行合同,遵守国际规则。”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分析,澳大利亚一旦单方面违约,将付出多维度成本:国际投资者信任流失、区域经济合作空间缩减、外交孤立风险上升。中方适时开展对澳产品进口结构调整,释放出以市场调控反制政治施压的信号。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7-21 17:34:有关“中国企业获得澳达尔文港租约”问题,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