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绞肉机启动: 4S 店守住阵脚才能熬到明天
- 2025-07-26 14:40:32
- 816
听我一句劝:厮杀至死的价格战里,4S 店不作死就是最大的胜算
近年来,汽车 4S 店的倒闭潮愈演愈烈,
整个汽车经销行业正深陷 “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的怪圈。
即便是资金雄厚的经营者,也难以承受这般持续亏损的重压 —— 尤其是豪华汽车品牌 4S 店,
单台车平均亏损已超 2 万元,曾经 “日进斗金” 的好日子早已一去不返。
面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多次发声呼吁行业停止内卷,但收效甚微。
价格战依旧愈演愈烈,市场厮杀进入白热化阶段。从 7 月份的行业数据来看,
随着高息返利等促销手段的取消,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加之客流持续下滑,几乎可以预判,下半年整个行业或将面临更惨重的亏损。
在这样的行业大势面前,个体力量难以扭转乾坤,盲目硬抗无异于 “作死”。
当亏损成为常态,不少汽车经销商率先选择降薪裁员,这直接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老员工所剩无几,4S 店的根基随之动摇。
更有甚者,部分掌权者妄图凭借所谓 “高明” 的管理手段力挽狂澜,
结果却因瞎折腾将门店拖入更深的泥潭,最终成为行业洗牌中最先倒下的一批。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权者更应稳住团队、严控现金流。
亏损或许难以避免,但团队唯有抱团取暖,才有机会熬过寒冬、等到曙光。
若一味盲目折腾,很可能亲手葬送自己辛苦打下的家业。
当然,或许有老板会反驳:“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承受如此巨额亏损,未必能沉得住气。”
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些老板在汽车行业深耕十几年,
早已享受过市场红利的滋养,为何短短一两年的亏损就难以承受?
究其根本,不少人早已透支资金,依赖银行贷款 “以贷养贷”,
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吞下自酿的苦果。
事实上,当经营压力陡增时,稳定团队比任何 “奇招” 都重要。
人才流失如同釜底抽薪,会让门店失去抵御风险的核心力量。
与其寄望于激进的管理改革 “逆天改命”,不如聚焦现金流管理,
凝聚团队共识。行业寒冬里,活下去的关键从来不是冒险豪赌,
而是保持定力、稳步前行 —— 唯有熬得过当下的艰难,才能等到下一个春天的曙光。
以往干货
- 上一篇:这居然是倪妮
- 下一篇:中方谈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