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 为何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极氪?

  • 2025-07-21 15:52:14
  • 263

无论是从销量体量还是从市场反馈还是从第三方平台的投诉情况来看,极氪都是自主品牌乃至整个国内汽车市场的“优等生”,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等生,近期却陷入了“0公里二手车”风波,而且将其推上风口浪尖的还是“中国证券报”一家中字头纸媒。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极氪直营门店疑似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包装为“新车”,以“限时优惠”名义销售给消费者,而今年5月以来在多地出现了用户投诉纠纷。并且相关报道还进一步指出,这一操作手法与极氪于2024年12月在深圳市和厦门市出现的公司户销量异常现象相互交织,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困扰,而且也将“0公里二手车”这一隐秘手段推至前台,充当起虚增销量的违规工具。

事实上,所谓“0公里二手车” 目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尤其是随着长城汽车魏建军对于“0公里二手车”的公开炮轰,更将这一车企销量增长的“灰色地带”摆上了台面。所谓“0公里二手车”,是指已经完成车辆登记手续,名义上属于“二手车”,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车辆。

“0公里二手车”对于车企而言,可以暂时提升销量,造成销量数据的“暂时繁荣”从而美化销量及财务报表,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有可能面临“首任车主的电池终身质保、免费充电等权益”损失,而且如果车辆长期停放导致的电池损耗、轮胎变形等问题也会造成用车烦恼;若涉及补贴套利,消费者甚至可能卷入法律纠纷。

但也需要指出,“0公里二手车”现象虽然充满争议,但是否违法违规还不好说,主要看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对消费者进行了明示,如果车企或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车辆已被登记为二手车的事实,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交易,以为买到的是“新车”,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有可能构成欺诈。

不过,从车辆登记和交易管理法规角度看,虽然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 “0 公里二手车” 的明确禁止性规定,但车辆交易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合法合规的交易流程。将新车违规注册为二手车再进行销售,也存在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可能误导资本市场对行业真实供需关系的判断,也可能造成国家补贴资金的不当流失,因而“0公里二手车”确实引发了巨大争议。

但也应看到,在“0公里二手车”未上台面前,这一行为在众多新能源车企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新势力中都有存在,可以肯定的是,出现这种现象的车企绝非只有极氪一个品牌。

事实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 “登记≤3 个月、里程≤50 公里” 的车辆占比飙升至 12.7%,如此高比例的“零公里二手车” 不会仅由个别车企产生,而是整个行业在销量压力、库存积压以及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下的产物。

既然“零公里二手车”并非个例,那么为什么此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会是极氪呢?我想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就是极氪自身定位高端,消费者对其期待颇高,相对应的其客户的维权意识也相对较强,当期待和现实产生差距时,更易反应激烈。

另一方面,眼下是极氪私有化的关键节点,2025年5月4日,极氪突然调整销售管理层,由林杰接替林金文负责销售工作。3天后,吉利汽车宣布计划将极氪私有化退市,7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于港交所公告称,已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将其私有化。而这样的时间节点,相应的销量与财务数据也就更引人关注,此事件由财经媒体曝光,也很容易引人遐想。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此次“0公里二手车”风波,极氪科技方面尚未进行回应,相关媒体曝光现象是否“另有隐情”尚未可知,我们还是应当以官方回应为准。

写在最后:

今年6月份极氪官方披露的销量数据显示,极氪科技6月销量达到了43012辆,连续第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今年1-6月累计销量达244877辆,同比增长14.5%,从整体销量表现来看,极氪科技销量表现依旧稳健。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