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10万内想买五座新能源车, 悦也Plus对比吉利星愿, 你会咋选?
- 2025-07-28 07:55:23
- 603
当下的国内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变革节点,尤其是在10万级价格带,一场由新能源技术驱动的价值重塑正在进行。消费者的期待已从基础的遮风挡雨,转向了对设计个性、空间实用性与智能体验的综合考量。这种需求的升级,催生了一批具有看点的产品,其中新近完成2026款迭代的宝骏悦也Plus,与在市场上已站稳脚跟的吉利星愿,是两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它们在相近的预算范围内,却对一台好的10万内五座新能源车应该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悦也Plus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对空间的利用为核心,而吉利星愿则将重点放在了座舱的科技感与设计的精致度上,这种鲜明的产品性格差异,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选择题。那么两台车之间到底该怎么选呢?接下来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外观设计对比
宝骏悦也Plus的外观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它采用了当下市场中越来越常见的“方盒子”式设计,这种设计风格由大量平直的线条和近乎垂直的面构成,比如它的前机舱盖、A柱、C柱以及尾门部分,都呈现出硬朗的几何感。这种形态在视觉上会显得车身更高,姿态更硬派,与城市中常见的流线型SUV形成了明显区隔。2026款车型提供了包括“逐日橙”、“超影灰”在内的多种车漆颜色,为这种硬朗的风格增添了一些时尚元素。细节之处,如城市斑马纹状的四点式日间行车灯,以及赛道流光后尾灯组,都为其增添了科技感与辨识度。悦也Plus在设计之初就预留了丰富的改装接口,例如车顶行李架、侧爬梯等,为车主进行二次创作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设计可能更受那些希望车辆外观能传递出独特态度的消费者的青睐。
吉利星愿的外观则走了不同的路线,它的整车设计语言强调圆润与流畅,车身上较少出现锋利的折线,取而代之的是饱满的曲面。封闭式前脸配合造型柔和的前大灯组,营造出一种比较有亲和力的视觉感受。车身侧面的轮廓和悬浮式车顶设计,使其看起来更轻盈灵动。这种设计风格更符合一部分大众审美对城市小型车的期待,它不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是通过和谐的比例与细节来体现设计感。例如它提供的多种“冰淇淋”色系车漆,就诠释了这种都市时尚的定位,这种设计取向或许会吸引那些追求品质感,偏好内敛风格的用户。
座舱体验对比
悦也Plus的座舱设计思路与外观保持了一致,以实用和功能性为导向,整个中控台的布局充满了横平竖直的元素,显得规整而有序,仪表台、门板等高频接触区域,使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覆,以增加座舱内的舒适触感。2026款车型在科技配置上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直观的变化就是中控屏幕尺寸增大至12.8英寸,分辨率和刷新率也同步提升,这对于地图导航的清晰度、多媒体内容的观感以及触控操作的跟手度,都有着实质性的改善。其内置的车机系统,UI界面经过了重新设计,并引入了类似“灵犀岛”的信息提示方式,让关键信息的传递更为直观。语音系统的升级,使其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指令,并支持多种方言,这在日常使用中能有效减少手动操作。但悦也Plus座舱体验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对多功能属性的挖掘。系统内预设了“露营模式”和“小憩模式”,一键即可调整车辆灯光、空调、供电等状态,这表明工程师在软件层面考虑到了车辆在通勤之外的用途。
相较之下,吉利星愿的座舱将侧重点放在了营造科技氛围和提升交互体验上,其内饰设计的核心是搭载了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的大尺寸中控屏幕。这套系统的引入,是吉利星愿在同级别产品中建立差异化的环节之一。它的UI界面设计、卡片式的桌面布局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自定义,操作逻辑和动画效果都比较接近主流智能手机,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Flyme Link手车互联功能,可以实现部分手机应用在车机上的流转,这对于习惯了数字化生活的用户来说,能够提升使用便利性。内饰的用料与氛围营造,也展现了该品牌的功力,无论是“天镜白”、“仙踪绿”等配色方案,还是在细节处的饰条、缝线工艺,都试图在成本范围内,传递出一种较好的品质感。
空间实用性对比
悦也Plus在空间表现上的主要优势,源于其“方盒子”车身结构,这种结构为车内带来了两个特点。首先是垂直空间,也就是头部空间。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客都能获得较多的头部余量,官方给出的前排1043mm、后排1061mm的数据,在同级别中表现较好,对于身材较高的用户而言,可以提供更开阔的乘坐感受。其次是后备箱的拓展能力,在常规状态下,385升的容积可以满足日常采购的需求。而将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可形成一个相对平整的载物平面,容积可拓展至1715升,这个数据意味着它可以装载体积较大的物品,例如山地自行车或露营装备,拓宽了车辆的使用场景。
吉利星愿在空间利用上则体现出设计的思路,它的一大亮点是配备了一个容积约70升的前备箱,这个配置在同级车型中较为少见,适合存放一些不希望与主舱物品混放的东西,提升了日常储物的便利性。车内设计了数量较多的储物格,比如抽屉式的手套箱,这些细节都反映出设计团队对用户储物需求的考虑。在乘坐空间方面,吉利星愿通过将电机后置、优化前舱布局等方式,提升空间利用率。2650mm的轴距为后排腿部空间打下了基础,而后排平整的地台设计,也让中间乘客的舒适度得到了保障。它用一系列设计,证明了即便物理尺寸有限,通过规划依然可以创造出高效且舒适的移动空间。
动态表现对比
在动力和续航方面,悦也Plus在2026款上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选择阶梯,从301公里、401公里到501公里,清晰地对应了不同用户的出行半径和预算范围。301公里的版本,对于拥有便利充电条件、主要在市区内通勤的用户而言,能以更低的门槛获取。401公里的版本则是一个更为均衡的选择,可以覆盖一周的通勤外加周末的短途出游。而501公里的版本则让跨城出行具备了可行性。其搭载的75kW电机,能提供180N·m的峰值扭矩,驱动这台小车显得比较轻松,起步轻快,中段加速也有一定的储备。不俗的爬坡能力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动力系统足以应对一些非铺装路面。在底盘结构上,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调校风格偏向于保证日常驾驶的舒适性。
吉利星愿的动力与续航策略,则更聚焦于城市通勤的核心场景。它提供了310公里和41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对于多数用户的日常代步需求来说是够用的。其搭载的“11合1”电驱系统,设计目标侧重于高效率和高集成度,有助于优化能耗表现,降低用户的日常用车成本。在充电效率上,吉利星愿也达到了主流水平,较快的快充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补能焦虑。吉利星愿在底盘硬件上,为部分高配车型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挂,在经过颠簸路面时提供更佳的滤震效果和车身稳定性,这对于提升整车的行驶品质感有正面作用,动力方面提供两种功率的电机可选,同样能够满足城市道路的驾驶需求。
安全与辅助功能对比
在安全与辅助驾驶功能层面,悦也Plus在其高配车型上搭载了名为“灵眸”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基于视觉方案,集成了诸如高速领航辅助、循迹倒车、记忆泊车等功能。高速领航辅助能够在高速公路等场景下,辅助驾驶者控制车速和车道,降低长途驾驶的疲劳感。而循迹倒车和记忆泊车则针对城市中常见的狭窄路段或固定车位等停车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功能的加入增加了车辆在多元化场景下的使用便利性。该车也提供了540°全景影像功能,提升了低速移动时的环境感知能力。在基础安全方面,它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并配备了名为“神炼电池”的电池安全体系,涵盖了热管理与结构防护等方面的技术。
吉利星愿在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方面,提供了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在内的L2级别辅助功能。这套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城市和高速通勤中的大部分辅助需求,例如在拥堵路段自动跟车,或在驾驶员分心时提供车道偏离提醒。吉利星愿同样配备了540°全景影像作为配置选项,这对于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驾驶和停放小型车来说,是一项实用的功能。在核心的三电安全上,它搭载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代表了该品牌在电池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车辆同样基于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打造,为乘员提供基础的被动安全保护。
结论
综合来看,悦也Plus与吉利星愿虽然价格相近,但产品内核的侧重点差异显著。选择宝骏悦也Plus,通常是看重其独特的方盒子造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宽裕头部空间和强大的后备箱装载能力。它提供的多梯度续航选择,也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找到合适的版本。它更适合那些对空间实用性有较高要求,追求个性化外观,且用车场景不局限于城市通勤的消费者。而选择吉利星愿,则更多是倾向于其座舱的智能化体验和整车设计的精致感。运行流畅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巧妙的储物设计以及部分车型独立后悬挂带来的行驶品质,是它的主要特点。它可能更受那些对数字科技有较高要求,注重日常通勤品质感,且偏好主流审美的城市用户青睐。当然选择哪款车型,还是取决于潜在用户的个人需求与生活方式的匹配度,明确自身的用车优先级,才是做出决策的关键。
- 上一篇:陈建斌蒋勤勤官宣微博电影之夜
- 下一篇:龙骨焚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