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舱流畅|奇瑞风云T9: 好用的部分不多, 凑合的地方不少

  • 2025-07-30 15:42:50
  • 184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重要一员,奇瑞虽不如比亚迪、吉利那般“声势浩大”,但旗下「风云」新能源系列正在悄然发力。7月8日,风云正式从产品序列升级为独立品牌,足见其在奇瑞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正不断上升。

本期实测主角——风云T9,是风云推出的首款SUV车型,2024年5月上市,今年4月完成改款。它主打注重实用与智能体验的年轻家庭用户,去年全年销量达71,934辆。

我们测试的版本为2025款120KM长续航尊贵型(搭载三元锂电池),官方指导价13.29万元,置换补贴后一口价11.99万元。

配置方面,车辆配备一块2.5K高清15.6英寸中控屏,芯片为高通骁龙8155,测试系统版本为V04.01.01。

在鲁大师实验室的驾舱流畅度测试中,风云T9成绩为1928.1ms,在37款测试车型中排名第23位,低于同门兄弟奇瑞iCAR V23(10.98w,排名第13),处于中下游水平。

01 测试表现

从具体交互来看,风云T9的车机在轻量级操作任务中的响应较为迅速。

例如“打开空调设置”仅用时300ms,位列第6;“车机控制辅助影像视角切换”仅117.92ms,排名第7;而“车辆3D模型滑动”响应时间为132.91ms,甚至拿到了单项第3名。

这些场景往往是用户日常高频操作,能快速响应的确提升了使用体验。

不过在需要调动计算资源或涉及复杂数据处理的任务中,风云T9的短板也相对明显。

比如“导航窗口调整”耗时高达3840ms,“本地导航规划”也达到1619.59ms,系统明显反应迟缓。

从“打开收音机”这类传统车机任务来看,风云T9的完成用时高达1715ms,排在第31名,说明在某些基础任务的执行效率上依然存在优化空间。

另外,“屏幕切换日夜模式”“输入栏弹出”等UI渲染类操作也存在加载卡顿现象,完成时间均超过1700ms,排位靠后。

综合来看,风云T9的车机系统在基础交互层面表现尚可,满足日常功能不成问题。但在导航、视觉模块加载等对计算资源要求更高的场景中,性能释放略显保守,影响了整体使用流畅度。

02 使用体验

风云T9的中控界面整体采用偏“轻量扁平”的设计风格,图标简洁、布局清晰,没有多余的动画效果。

主界面以壁纸桌面+快捷卡片+底部Dock栏为主,左侧为主页键与菜单栏,右侧集成导航和音乐卡片,中间为常驻空调模块。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底部Dock栏不支持自定义,左右侧留白明显,在空间利用效率上稍显浪费。

空调界面采用可视化的3D座舱图,左右温区独立调节,出风口、风量滑条、模式按键一应俱全,设计虽然朴素,但操作直观。

打开设置项的切换速度表现良好,但功能分类不清晰(如“新能源”“驾驶”“辅助驾驶”等),初次使用时仍需花些时间熟悉结构,定位具体功能。

从应用抽屉来看,风云T9预装了导航(高德LION版)、天气、电话、设置、酷狗音乐、QQ音乐、爱奇艺、B站、哔哩哔哩等主流App,娱乐、出行、服务功能基本覆盖。

车机还集成了Apple CarPlay、Huawei HiCar、ICCOA Carlink三大主流手机投屏方式,连接界面清晰,支持蓝牙靠近验证与USB连接,适配主流手机用户日常使用习惯。

此外,风云T9的语音入口布局得非常积极,几乎每一页左上角都有“试试看”提示,比如“试试说‘打开前除霜’”“‘导航到公司’”等,语音唤起指引清晰,非常适合新手用户上手。

但实际测试显示,语音识别效果并不理想:

风云T9共测试142项语音控制指令,成功识别52项,总识别率仅为36.62%。尤其在需要多轮对话或复杂场景联动的指令中,系统几乎“听不懂”,AI能力明显缺失。

03 结语

总的来说,风云T9的车机谈不上惊喜,但作为一台11万元出头的混动SUV,整体交互体验并不完全拉垮。虽然车机本身的智能化水平和交互速度还有提升空间,但支持Apple CarPlay、ICCOA Carlink和HUAWEI HiCar三大主流手机投屏协议,已经基本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算是达到了“及格线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