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震荡市况中的机遇: 下半年三大驱动因素

  • 2025-07-29 16:43:29
  • 600

今年以来,多空因素交错以及各种忧虑导致了市场走势起伏。但在震荡市况中,诸多正面驱动力与投资机遇也正在浮现。

上半年已划下句点,当前正是审视投资组合,为下半年布局的关键时刻。今年以来,多空因素交错以及各种忧虑导致了市场走势起伏。但在震荡市况中,诸多正面驱动力与投资机遇也正在浮现。

对美国债务的担忧以及特朗普贸易政策反复,使得“美国例外论”、美元的角色以及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在投资情绪最为低迷时,标普500指数曾在四个交易日内重挫近13%,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升破5%。而今年迄今,美元也已贬值逾10%。

三大忧虑:债务、美元和“美国例外论”

美国财政状况依然堪虑,“大而美”法案可能使未来几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率保持在6%以上。

尽管赤字上升可能令美国国债市场承压,但我们认为抛售不会持久。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名义增长率仍高于平均利息成本,而且,美联储可通过量化宽松、调整资本规定等政策工具来吸收过多的美债供应,必要时也能调控收益率曲线。

此外,贸易、金融和外汇储备方面的“去美元化”趋势,也令投资者感到担忧。而随着全球央行持续购金,金价屡创新高。

“去美元化”的确正在发生——美元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已从2000年的70%降至目前的58%,自2008年以来各国央行也持续净买入黄金。尽管如此,在过去15年中,美元汇率不降反升。这表明经济增长和息差优势对美元走势的影响更重要。

因此,我们认为现在判断“美国例外论”结束还为时过早。虽然,美国的增长不再大幅度超越欧洲和中国,但该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依然领先。而且,与欧洲或东亚大部分地区不同的是,美国的人口结构趋势保持良性。此外,从流动性、规模和公信力来看,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都难以与美国匹敌。

实际上,目前美股已重返历史高点,最近几周美国国债市场也已经回稳。

展望下半年:三大驱动因素

尽管增长放缓,但美国贸易和财政政策趋稳应带来良好的宏观环境。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在7月9日到期后,我们预期不会再大幅升级,主要是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经济敏感度提高,贸易伙伴也正与美国进行谈判。尽管中美两国达成全面协议并非易事,但双边紧张局势已有所缓和。我们预计,到年底美国关税税率将维持在当前水平附近(对中国为30-40%,对其他国家约为15%)

财政政策方面,我们认为脆弱的财政状况反而会激励政府采取促增长举措,因为此类政策将有助于改善债务占GDP的比例。

因此,那些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强硬贸易政策有望缓和。关税收入增加虽有助于抵消“大而美”法案中的支出项目,但特朗普政府应不乐见关税升高到冲击经济的程度。

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增长料将放缓,但不至于收缩,2025年GDP增长约为1.5%。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放宽的支持下,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4.5%左右。自2020年以来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已不再构成重大阻力,高端市场的房价甚至开始回升。但由于库存过剩,全国范围内的复苏可能还要等到2027年。

利率下降,美元走软

尽管上半年关税战如火如荼,但美国通胀依然温和。除了进口商提前备货外,有迹象显示部分出口企业(比如日本和韩国车企)吸收关税成本并分散到产业链中,从而减轻了对消费者的影响。

随着经济活动放缓,我们认为第二个市场驱动因素是利率下降。

美联储预计将在9月重启宽松政策,未来12个月内可能降息100个基点。欧洲央行已下调利率200个基点,本轮周期内可能再降息一次。

在基准情景中,我们预计全球范围内10年期债券收益率将下降。增长放缓、通胀回落以及对优质资产的强劲需求,应会推动资金进一步流入主权债。

目前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大于其他主要央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息差溢价收窄,美元应会继续走软。亚太货币未来12个月可能平均升值3-4%,尤其是国际投资净头寸(NIIP)庞大的货币,比如新台币和韩元等。新加坡元贸易加权汇率已偏高,到2026年年中可能缓步升至1.25。此外,全球货币政策放宽及本土利率走低,令亚太区的金融条件更趋宽松,总体而言有利于区域股市。

长期主题依然向好

最后,创新依然是股票长期回报的关键驱动力。我们预计,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电气化和长寿经济将占到全球企业利润增长的半壁江山。到2030年,全球AI资本支出预计将从今年的3,600亿美元升至9,600亿美元。随着数据中心扩容推动电力需求增长,电力和资源价值链将需要大量投资。长寿经济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使得医疗保健、健康福祉和相关行业在全球利润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着眼于上述驱动因素调整投资组合,并在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妥善管理波动性。上半年的行情表明,保持投资、充分多元化并制定明确的规划,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亚洲市场也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机会,有助于增强投资组合韧性。此外,黄金依然是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工具,而且美元走软、实际利率下降和央行买盘将继续利好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