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堆不出汽车强国! 魏建军撕开国产电车遮羞布!

  • 2025-07-23 21:21:22
  • 713

长城老总魏建军最近一句“中国电动车没核心技术,只有产业链优势”,直接把国产车捧上天的舆论捅了个窟窿。这话听着刺耳,但细品全是火药味——当特斯拉用4680电池捅破续航极限时,我们还在用供应链规模给虚标续航打补丁。

产业链优势是真,但别把护城河修在沙滩上

宁德时代电池产能占全球30%,比亚迪三电系统成本压到业界最低,这些成绩不假。可拆开看里子:高端芯片90%靠进口,电机轴承被日本精工垄断,电池隔膜还得看美国杜邦脸色。就像网友吐槽的:“国产电车如同拼乐高,关键零件还得扫码等国外发货”。

价格战正在杀死技术攻坚的土壤

魏建军爆出更残酷的真相:卖一辆亏几万的车企遍地都是,24个品牌十年间直接消失。某些新势力为冲销量,把1200公里续航标在广告上,实际跑600公里就趴窝。当全行业忙着赔本赚吆喝,谁还砸钱搞固态电池研发?这根本不是弯道超车,而是集体在弯道互踩油门。

最危险的幻觉:把产能当技术

欧盟敢对中国电车收100%关税,美国直接禁“智能车”进口,凭的就是掐住芯片和算法的脖子。反观某车企老总炫耀“工厂每分钟下线一台车”,却绝口不提产线上瑞士机械臂比国产设备多三倍。产能优势最多保五年平安,技术短板能卡三十年咽喉。

出路在哪儿?学华为别学恒大

魏建军挨骂,但点破两个生死线:

停止用冰箱彩电忽悠消费者,日系车靠省油耐造横扫全球时,人家可没吹“彩电清晰度世界第一”;

把补贴砸向芯片而非销量,华为车机能硬刚特斯拉,是因海思芯片烧了十年钱。

(附真实数据:2023年中国车规芯片进口额超400亿美元,够建10个电池工厂)

结语

供应链优势是盾牌,不是勋章。当德国推迟燃油车禁令、苹果放弃造车时,我们更该警惕:别在别人的退场上狂欢,却在自己的主场上裸奔。魏建军这盆冷水,浇得正是时候。